《江苏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十五载栉风沐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侧记

   期次:第382期      查看:2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江苏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创办之初,就有第一代材料人活跃的身影。如果从设置专业并招生算起,材料学院的办学历史已有45年。
  1972年,机制热加工专业设置并招生,后改名为铸造热处理专业。1978至1992年,铸造工艺及设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两个专业招生。1986年获批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2年,学校组建成立材料工程系,由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工艺及设备教研室、陶瓷材料及粉末冶金研究室、微观分析中心的全部师资为基础组成,翌年基础课部化学教研室并入。1993至1995年,材料工程系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工艺及设备两个专业分别招生。1995年在陶瓷研究室的基础上设立无机非金属材料教研室并开始招生,同年获批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原隶属于机械制造工程系热加工教研室并入材料工程系。
  1999年材料工程系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新增化学工程专业并于2000年开始招生。2001年新增冶金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化学教研室和化学工程专业学生整体转入新组建的化学化工学院;同年学院增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翌年开始招生。2006年新建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次年开始招生。2009年,新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开始单独招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就获批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批钢铁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批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有色金属冶金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成立新材料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012年,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14年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排名(NTU Ranking)进入全球300强。2016年,成立绿色材料与冶金研究院。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45年发展历程中,一代代材料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写就了许多鲜活感人的故事。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爱因斯坦有言:“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材料学院从无到有,来自于老一辈材料人一砖一瓦的搭建和全力以赴的付出。
  说起学院成立之初的往事,戴起勋教授感慨万千:“那时候每个人都非常拼,经常待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舍不得离开。”谈及学院的发展时,他最深的感悟就是在那段艰苦的年月里,一群纯粹的人做着简单又不平凡的事,每个教研室在创业初期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金属热处理教研室早期是在周汝霖教授的带领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周教授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是学院第一代教学团队的杰出代表。他不仅主编了全国农业机械行业最早的《金属学及热处理》和全国最早的《淬火冷却技术和介质》两本教材,还主动承担了我国援非(坦桑)办学及联合国委办亚非拉农机班的材料与工艺教材主编和教学。他所负责完成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溶性淬火介质的研究》曾荣获全国机械工业科学大会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周教授作为美国金属学会会员、国际材料热处理联合会淬火冷却技术委员会(IFHT-TCQ)委员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理事兼淬火冷却技术委员会主委,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曾经3次出席国际材料热处理大会,并在1985年西柏林大会上受邀担任大会论文讨论会主席并宣读了《流态床冷却特性及其在钢铁铝合金淬火中的应用》论文;在1988年芝加哥大会上发表的《我国近年淬火冷却技术研究的主要成就》一文,被IHFT-TCQ作为文件分发给各会员国。
  1985年,王华冠、刘惠南、程晓农等老师带领毕业班学生在武进齿轮厂进行了两个月的毕业设计,申请了江苏大学建校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专利(45号钢小模数齿轮锻热淬火工艺及淬火机床;CN85104854),所开发的“锻造余热淬火”工艺,在产业界产生了巨大的节能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仅热处理教研室为工业发展解决了技术难题,铸造教研室也为企业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铸造教研室蒋宗宇教授与企业签下了数十万元的横向合作大单,成为学校产学研合作最早的一个成功典型案例。当年往返苏北工厂的交通极为不便,去一趟需要一天的时间,蒋教授带领一些年轻人经常往返校企两地,一去就是很多天。他们记录现场实测数据,回来修订方案,解决问题,再去企业现场实施,最终成功帮助企业设计建成现代化的铸造生产车间。后来,司乃潮老师与两位老教授一道合作为企业提供锌合金涡轮制品,三位教授事必躬亲,在实验室里,从成分、加料、熔炼、浇注、开模等每个环节均全程参与,以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去生产,使得产品质量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由此形成长期合作的关系。务实负责的办事精神,不仅让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更为年轻一辈树立了榜样。经过多年的积累,江苏大学材料学院在铸造车间设计、型砂质量控制、铸铁及锌合金、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在国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成立略晚的陶瓷研究室同样经历了艰难的创业期。1986年,60多岁的金属专业教授陈昶、陈佩芳夫妻来到学校,基于对国外研究前沿的了解,看到了陶瓷的未来发展,他们由对金属的研究转向了高技术陶瓷,并创办了陶瓷研究室,为今后学院无机材料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立之初,在资金不够、经验不足、研究场所也是借用老工厂小房间的情况下,夫妻俩依旧在科研之路上坚定不移走了下去。几间破旧的平房,就是陶瓷研究人员小小的研究所,他们在这里饱尝失败的痛苦。三年已过,已到期的项目却仍未结束。团队背负着外界的质疑,也曾自我怀疑,却从未轻言放弃。经费缺乏,就想尽办法筹钱,与经营实验器材的商家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当时的艰苦情况,在研究瓶颈期加入陶瓷研究室的刘军老师深有体会。刘军教授坦言,初到实验室有些难以置信,研究室是如此破烂,甚至连锅碗瓢盆都有。最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当时有个仪器接触不良,检查后发现是一个银制的部件出了问题。研究室无法支付昂贵的修理费用,陈佩芬老人毫不犹豫地将家里的银制物品拿出用于修仪器。一切的努力和艰辛,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1989年底,研究终于初见成效,高温结构陶瓷的研究有了新突破,并且得到了中科院专家及其他行业专家的认可。
  在学院发展初期,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振奋人心的故事,但在每一位材料人的眼中那只是自己的一点责任,不足为道。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学院不断涌流的血液,是推动学院快速发展的助推剂。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如果将学科发展与铁路发展相类比的话,本科专业的建设只是铺设了铁路网,而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获得却是将材料学科的发展推进到高铁时代。
  1986年获批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江苏高校中是较早获批的一批高校。顶着“不被看好的专业”的压力,材料系开始把目光瞄向铸造工艺及设备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申请上,从一开始向学校申请被婉拒,到后来在研究方向设立上产生内部分歧,司乃潮教授等做足了思想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研讨与沟通,全体教师终于统一思想,全力支持申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系领导班子成员和专业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1995年学院获批铸造工艺及设备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系领导班子着手讨论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申请事项。在1998至1999年间,材料系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认证,认识到当时学科发展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也发掘出了队伍的干劲以及发展的空间与愿景。通过对环境、条件的分析,对自身能力的评价,秉承着老一辈对事业执着的精神,凭借着调研过程中对于其他高校的理念思路的学习,结合材料系自身的发展,放眼大环境,材料系厘清了自身队伍的建设方向,选择两个方面的发展思路:结合具体工程应用,在其他突破性的研究交联中寻找热点工作。确定了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之后,很快便汇集整理出博士授予权的申报材料。材料系的领导、教师们,带着清晰的发展思路、活力与干劲,拜访了全国各地的学者,也获得了强烈的认可与支持。2000年,学院最终获批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江苏省“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学科。程晓农教授回忆当时的过程,总结了三个阶段:调研学习;厘清思路、科学制定战略;赢得国内专家的支持。这个过程,诠释了以学科发展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意义,激励了材料人在之后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斗志,永不懈怠。
  自从博士点、两个硕士点申报成功后,材料学院的专业内涵得以加深,专业之间能齐头并进,一同发展。在2013年,由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牵头,联合江苏的钢铁、零部件、装备制造等行业以及河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成立并获批江苏高校的“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及重大装备关键部件成形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2014年程晓农教授担任负责人、罗新民教授等执笔完成的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唯一参与该项战略性任务中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高校专业,2014年材料学科正式成为江苏省优势学科,该专业影响力在国内进一步加强。
  学位授予点的全面获批极大地激发了材料学院教师的科研热情,同时对于教学工作也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据统计,截至2012年学院共编写出版了近40部教材,国家规划教材5部。《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设计教程》为江苏省精品教材。其中戴起勋教授编写的《金属材料学》是江苏大学第一本精品教材,至今许多高校还在使用。编写教材时戴起勋教授正担任院长一职,他没有所谓的休息天,寒暑假也经常工作到半夜。他把这些成绩归功于日常的积累。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他就有了编一套完整教材的想法,每当看到与专业相关的素材,无论国内外的就收集起来。当时网络还没有普及,戴教授坚持每个月到图书馆把与专业相关的国外杂志都看一遍,有一些专业领域权威杂志图书馆没有的,他让研究生帮忙收集起来看,把里面的素材应用到本科课堂,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他说:“在积累的过程中,你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材料学科快速发展,科研和教学成果斐然,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材料人的面前,那就是放眼国内外,材料学科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材料人整装待发,开始向“科研型和国际化”学院迈进。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自2007年开始,材料学院开始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师资队伍从70人发展到现在的150余人。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提出了向“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转型的奋斗目标。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学院一方面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扩大国际交流,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科研机构和运行机制。
  材料学科在学校支持下规划成立专职科研机构,以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知识创新、高新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主要阵地。2011年10月,新材料研究院成立。中国工程院陈蕴博院士与丹麦奥胡斯大学终身教授、丹麦皇家文理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弗莱明·贝森巴赫教授担任新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钟群鹏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周克崧院士为副主任。2015年,按照“所管科研、系管教学”的职能划分,对学院内设的部分教学科研机构进行调整,组建成立了5个研究所:高端金属材料及冶金研究所、特种合金及复合材料研究所、无机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材料成型和加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同年重点引进首届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建红研究员团队,翌年成立了绿色材料及冶金工程研究院。至此,材料学科形成“一学院、两研究院、五所、一中心”的新格局。
  通过每个人的齐心协力,学院现已拥有一支教研工作突出的师资队伍。拥有长江学者、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创新团队、双创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各类高端创新人才。
  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海外进修,材料学院的国际化合作越来越多,先后成立了中国-丹麦联合实验室、中国-新西兰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澳大利亚联合实验室、中国-英国联合实验室,制定了江苏大学-Nevada大学联合培养计划,采用联合培养、交换生、定期交流等形式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不断邀请国外专家前来交流、讲座,拓展教师、学生的视野,了解专业领域国际前沿。
  近年来,学院承办了多次国际会议,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2013年5月17日,第二届先进材料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为期4天的会议由国际先进材料学会和中国先进材料学会共同发起主办,江苏大学承办,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材料产业基地科研人员等400多人出席。会上发布了先进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深入探讨未来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4年9月19日-21日,由国际分子印迹学会主办,江苏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分子印迹国际会议在镇江顺利召开。分子印迹技术奠基人之一的克劳斯·莫斯巴赫、国际分子印迹协会主席迈克尔J惠特科姆、副主席卡斯顿·豪普特和伯杰·塞勒格伦、先进材料国际联合会秘书长谢尔盖·佩雷斯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等人作了大会报告。国际分子印迹学会全委会认为,“本次会议为国际分子印迹会议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组织得最好、最有序的一次。”我校也是第一个获得承办国际分子印迹会议的国内高校。
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材料人的努力与坚持。对每个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事业还是一份责任与坚持,因为它是几代材料人的心血凝聚而成的,祝愿材料学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本文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稿)

江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792次访问,全刊已有418767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