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 有做 有 ﹃ ﹃ 温 度温 度 ﹄ ﹄ 的 高 等 教 育 的 高 等 教 育

   期次:第397期      查看:99   


  □钰 林
进入新时代,中国大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高度,在世界范围内不再是仰望者的角色,有些大学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指标意义上的高度,其余大多数高校也在朝着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但衡量新时代的好大学,除了“一流”“双一流”等突显高度的话语之外,不应忽略的还有另外一个度——温度。
  什么是大学的温度?温度体现在大学的大小事务中,难以一言以蔽之。2017年,甘肃定西残疾考生魏祥致信录取他的清华大学,希望学校能安排一间陋舍以便其求学时得到母亲照顾。清华给他提供了更加全方位的帮助并且回信——“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2018年9月,右脚外翻、身患骨髓炎、拄着双拐的新疆维族女孩阿地拉 · 阿不拉来到我校,得知此消息后,校长颜晓红、副校长李洪波等特意赶到学生宿舍看望阿不拉,并为她送上了一部手机和一千元话费,其所在学院也为她发放了一千元困难补助,并根据她的情况申请了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笔者认为,这就是大学的温度——以人为本而不墨守成规,深情勉励如春风化雨,让学子深深感受到大学的人文关怀,再大的困难也能挺过去。
  做有温度的高等教育,首先要守护好大学育人的“初心”。《礼记 · 学记》 中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为先,实则道出了教育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也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可见,时易世移,不管大学职能如何多变,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守护好大学育人的初心,既要传承历史,又要与时俱进。在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手段层出不穷,因循守旧没有前途,与时俱进才能“柳暗花明”。教师要变单向传播为双向甚至多向传播,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换;要发挥人才培养方案的“指挥棒”作用,既要有整齐划一的主旋律,又要有特色鲜明的小调和山歌,才能汇聚成动听的教学乐章。近年来,我校组建菁英学院、“金山英才班”,开辟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精英人才,这便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守护好大学育人的初心,要以德养心,更要制度护心。人们常说,“教学是一种良心活”,要把“良心活”变成“平常心”,管理创新、制度护心才是根本,才能让教师具有育人和学术的双重定力。大学要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总书记的要求,也是高校必须坚守和努力的方向。
  做有温度的高等教育,有赖于师生间有温度、有质量的互动。如果学生入学后,多数课程都是老师一上完课就走人,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交流;到学校管理部门办事的时候,经常是排队苦等甚至遭遇轻慢态度,学生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那么这样的大学,显然是缺乏温度的!如果这些人没有在大学里收获感动和温情,即便以后他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也很难想象他会对大学感恩,更不愿意为社会传递温度。有温度的大学教育,要求教师要放低姿态,融入大学生;要带着情感,感化大学生;要站高看远,启发大学生;要改革创新,培养大学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授人以术,又要传人以道。我校戴立玲、赵杰文、李德桃等老一辈教授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甘愿做“星星之火”,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潘雨青、汤养、聂仪晶等中青年教师悉心钻研教学技术,打造灵动活泼、充满新意的课堂,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刘洁、魏志祥等一线辅导员始终坚持对学生成长成才真情关爱,用平实的努力催化大学生追求人生的精彩,他们都是让教育有温度的典范。
  做有温度的高等教育,还必须要着眼校园文化建设,讲好校园故事,打造诗意而温暖的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育人,打造“高雅校园”,造就“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学生”,才能成就有温度的高等教育。着眼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与学校所处地域的区域文化相结合,又要与现代办学理念和学校改革发展相结合,统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科研文化、育人文化、师生品质文化等,使学校核心文化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于师生的言谈举止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形成规范师生行为和形成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的学校核心文化。讲好校园故事,就要聚焦基层一线,聚焦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用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打动人,传递校园正能量,凝聚向善向美的力量,从而使得大家对校园的感观是诗意而温暖的。近年来,从篆刻艺术等传统文化的弘扬到创新创业等新兴文化的兴起,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到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的轮番登场,从楼名路名的征集到文化产品的设计,从“聚焦一线”新闻行动到“感动江大”“最美江大人”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校园始终向着生机勃勃和温暖向上发展,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求学氛围。
  有温度的高等教育,才会让学生感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张扬个性,扬长避短,自信地成长。从而感受到在大学求学的幸福和温暖,让他们喜欢学校的氛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影响,愿意与教师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如此,教师们才能够更好地传递智慧、激活能量,教育才会蜕化为真正的教育。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江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535次访问,全刊已有426081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