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桐荫深处的中国情结

   期次:第397期      查看:122   


  ——寻访赛珍珠故居有感
□学生记者 韩云龙(材料学院高分子1701班)
镇江风车山上的桐荫深处,矗立着一所砖木混合结构东印度风格的两层小楼,青砖黛瓦,绿树掩映,似一幅画卷,这就是位于镇江市润州山路11号的赛珍珠故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奖,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其获奖作品 《大地》 正是以中国的故事赢得了世界的认可。
  故居建于1914年前,是赛珍珠父亲赛兆祥被派到镇江传教时建立的寓所。进入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满是绿色植物的院子,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十分契合镇江城市山林的风貌。故居前后是赛珍珠生前钟爱的月季、牡丹,环境清幽。东侧是童年时与伙伴玩耍的山坡,西侧则建有赛珍珠纪念馆和体现赛珍珠慈善博爱精神的博爱亭。
  故居一楼是会客室、餐厅、活动室、王妈卧室,这一切都是按照赛珍珠的回忆和笔下的描述,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活动室内陈列了一幅孔先生的画像,孔先生是赛珍珠少儿时期的家庭教师,负责讲中国历史、古典文学、人生格言、风情民俗,传授中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赛珍珠之所以能够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有这样深入的思考与描写,无疑和这位孔先生儿时对她的教育有关,她还在后来的自传中写道:“我是在学会英语之前学会了汉语。”王妈是赛家的保姆,年幼的赛珍珠经常和王妈一起,去领略镇江的历史文化。如果说孔先生对于赛珍珠的民俗教育是理论教育,那么王妈则带她用双脚去走街串巷、登楼,见识了中国的民俗。王妈会给赛珍珠讲述中国几千年来口口相传的故事,白蛇传、七仙女,这些善良人的悲苦故事感染着赛珍珠幼小的心灵,为以后作品的创作埋下了种子。
  拾级而上,来到二楼,唯一的通道红木楼梯也别有一番风味,彰显着江南楼阁的别致。二楼是赛珍珠的书房以及她和她父母的会客室及卧室,它们彼此通连,几乎没有阻碍。走道陈列了赛珍珠各个时间的照片,从年幼时金发碧眼,到后来的白发苍苍,这里就像一个家庭的日常,似乎还有人住似的。白纱窗帘、红木落地镜、欧式壁炉,细致到桌上的文房四宝都有中西两套。这里再现的就
是赛珍珠的生长环境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长的赛珍珠,与任何一个传统美国女孩或者中国女孩都不一样。
  赛珍珠作为一位文学奖获得者,拥有的最丰富的就是书了,赛珍珠书房内陈列着她最爱的书籍,四书五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还有一些英美作家如狄更斯的作品。赛珍珠的卧室内还陈列着她与丈夫的合影,床上还有洋娃娃,幼年的赛珍珠一直希望在圣诞节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娃娃,但是它过于昂贵,她只能在梦中遇见,以致后来在玩具店面前流连忘返。正因如此,赛珍珠成名后,她收养了众多的孩子,给予他们以母爱;她建立“欢迎之家”,她创立赛珍珠基金,救助“美亚人”,给世界的孩子以母爱。
  离开赛珍珠故居,我伫立在赛珍珠文化公园里“大地”石刻前思考着,赛珍珠究竟是以怎样的手法胜过来自美国文学界的嘲讽,她又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呢?我想到的是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将善良与智慧在中国传播,站在中西方文化交融者的角度,描述了一个“史诗般的中国农民”,对于底层的农民,她选择是去同情而不是憎恶,她的一生是在播撒爱中度过的。
  她的获奖作品 《大地》 三部曲讲述了农民王龙靠土地创造财富,他把所有的精力都一点一点地献给了这方黄褐色的土地,尽管后来富起来,但是他还是不幸福。王龙的本质是中国的农民,小富即安的思想让他逐渐背离了自己和土地,也让他的家族没能改变。最终,面对死亡的来临,所有的人,无论男女,都会再回到大地,那时人们才会得到安宁,这样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在赛珍珠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赛珍珠的善良和智慧永远给人以启迪,如她的名字一样闪亮。她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跨国界、跨种族高贵的博爱精神,她天下一家的宽阔视野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她的光芒从未因为她的逝去而停止,有越来越多的人秉承赛珍珠的遗志,在慈善和公益,在坚持正义,在人类和平的争取道路上历尽千帆。她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如同珍珠的光芒熠熠生辉。

江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538次访问,全刊已有426153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