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 传 统 节 日 回 归 文 化 味

   期次:第412期   作者:□高 雅 晶   查看:167   




  转眼又一年中秋节过去,今年节日里月饼、月亮、团圆再度成为关键词,拍月亮、吃月饼、发视频,朋友圈过节似乎成为一种新时尚。对比过去受追捧的西方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似乎真的再次“热”了起来。但细细琢磨之后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节日习俗正被现代消费习惯改变,人们了解的只是中秋节是“月饼节”、端午节是“粽子节”这么片面与简单,似乎忘记了传统节日究竟是“精神坐标”的传承形式,还是“吃”文化的代名词,更不要说去体会与继承附着于传统节日上的诸多文化内涵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反省自身,找回传统节日该有的文化味。
  找回传统节日该有的文化味,需要唤醒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传统节日,首先要有仪式感,才会有厚重感。生活需要仪式感,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需要这样的仪式感,来传达社会主流价值,引导社会发展的路径走向。我们过一个节日,很多时候,是在履行一种承诺,进行一种祭拜,追寻一种感觉,而不是酒桌上的觥筹交错,更不该变成闭目独享的难得假期。中秋节原是古代秋祀拜月的日子,于近代多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从古至今,“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着国人的社会实践,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五月多是虫毒多发的季节,端午节就是卫生节,促使人们打扫房屋,清除霉毒;自古就有“礼有五论,莫重于祭”的说法,春节、清明节多开展和祭祖相关的祭祀活动,是人们追根心理、身份认同的体现,也是家庭团结和凝聚力的表现;如今七夕情人节依然受国人喜欢,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节日为男女两性择偶和缔结婚姻提供了契机。所有这些仪式所凝结的最传统的民族信仰或价值观念便是丰富魅力中国文化元素的代表。因此,重振传统节日体系的“仪式感”,显然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我们对传统、对历史,树立一种“敬畏之心”。
  找回传统节日该有的文化味,需要我们营造全方位立体式传统节日氛围。心理学告诉我们,外在动力系统对个体内在动力系统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节日氛围属于社会文化氛围,其氛围浓淡对个体行动具有极大影响。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在特定节日文化环境中进行,让受众在节日情境中真实、强烈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所在。反之,脱离了具体载体的节日文化传播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也就难以唤起真正的情感共鸣与参与意识。因此,在特定传统节日来临之前,政府、学校、社会,乃至家庭都要发挥引导作用,线下可以充分利用诸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展集体拜年、对联书法比赛、清明节瞻仰烈士、郊游踏青、端午节龙舟竞渡、包粽子比赛、重阳节敬老助老等符合节日特色的文化活动;线上利用时下最热最新的各种媒体平台营造立体式传统节日氛围,包括电视、网络、广播、纸媒等在内,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传统节日的良好氛围,使人们在强烈民族特色的节日情景中增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
  找回传统节日该有的文化味,需要我们不断从传承中找寻创新点。一个强大的民族或国家,必有与其相称的文化水平。当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文化借鉴与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文化创新就成为国家文化领域的主流趋势。我们应当汲取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包括节日文化的积极成果,但不是让“洋节”取代中华节、西洋文化取代中华文化,也不是一味守旧、固守传统。近年来,央视 《中国诗词大会》 《我在故宫修文物》 等一批文化综艺节目热播,学习经典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的热浪席卷全国,可以说,是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解读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取得了实质性成功。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样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申遗保护的层面,而是应该发掘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断地发展它,使它历久弥新而适应时代要求。在洞察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进行传承弘扬,有利于实现它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展示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魅力。去年引发饮食热潮的第三季 《舌尖上的中国》 便是以视频动态的方式展现了节日饮食与节气的关系,让人们在一饱口福的同时也领略到中国节日饮食与节气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不可能完全停留在过去的生活之中,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创新中闪光。
  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身份证,而且是民族身份的护身符,从社会层面上说,文化存,民族存;文化亡,民族亡。我们要心存敬畏,积极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尽心竭力使传统节日充盈时代精神而理性回归。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江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9088次访问,全刊已有4256545次访问